珠江晚报:醒狮与舞蹈“跨界混搭” 市理工学校另辟蹊径吸引近千人学习醒狮技艺
醒狮与舞蹈“跨界混搭” 市理工学校另辟蹊径吸引近千人学习醒狮技艺
□采写:本报记者 梁倩雯
陈柏坚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醒狮”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广醒狮技艺;黄华欢是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自幼也对醒狮情有独钟。两个爱好醒狮之人相识后一拍即合,于是便有了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龙狮武术社。每一年,都有五六十名学生加入这个社团,正经八百地拜师学艺。
为扭转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的现状,黄华欢将醒狮与舞蹈“跨界混搭”,创作出了以舞龙醒狮为主题的舞蹈《师徒》。就这样,龙狮武术社不只能“武”,而且还能“舞”,成了一个“武舞双全”的学生社团。
从零开始:
先要学会与“狮子”相处
每个新学期开始,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龙狮武术社都会迎来一批新成员。去年9月份后,龙狮武术社的成员为40人左右,社团的主要负责人、该校党委书记黄华欢表示,最高峰的时候,龙狮武术社的成员人数达到七八十人,是全校众多社团中最成规模的一个。大部分成员在加入这个社团之前,都只看过醒狮表演,他们从未真正接触过这项传统文化,也许仅仅只是觉得懂武术是一件特别“酷炫”的事情,便带着一知半解的心态加入了这个社团。不过,在社团教练陈柏坚看来,这种初始的懵懂状态恰好就是最好的状态。
“没有功底的学生才好教,对我所讲的内容比较容易接受。”陈柏坚表示,醒狮的基本功包括扎马步、步伐、握狮头等,用功练习的话,一个月左右就可上手。至于掌控狮头的眼口神态、一头一尾的相互配合、各种阵式的舞法等,则要在日后的持续训练中逐渐领悟。
除此之外,醒狮还讲求配合,一头一尾两个人要培养出默契,才能把狮子舞得栩栩如生。在该校就读汽修专业的18岁男生王金铣是其中一个“狮头”,与其他零基础的成员不同,他是因为对醒狮技艺格外有天分而被陈柏坚发掘出来的。据陈柏坚介绍,王金铣小时候曾跟武术教练学习跳高桩(醒狮的其中一项技艺),只学了短短20多天,就在一次武术比赛里获得了三等奖。后来,王金铣作为特长生入读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并加入了龙狮武术社,负责舞狮头。王金铣的搭档“狮尾”是17岁的邝达标,两人已经作为固定搭档,配合了一个学期。邝达标看起来比王金铣要高大强壮,陈柏坚表示,这是由于“狮尾”经常要在许多动作中承担托举的功能,所以一般来说都要选择身材健硕的人作为“狮尾”,身材轻巧的人作为“狮头”。
“我们已经培养出一定默契来了。”邝达标表示,平时他和王金铣几乎每天放学后都会训练,“一天不练就不舒服”,而且还会上网找视频,自己模仿、揣摩动作要领。除了一些基本动作外,两人现在已经在尝试练习一些凌空动作。其中一个最高难度的动作,是“狮头”要踩着“狮尾”的大腿,从2米高的桩子上弯腰探下身子,去取桩子下方的生菜、春联等物品,两人现在还在刻苦练习中。
“这属于竞技型的醒狮动作,对同学们来说已经是更高的要求了。”陈柏坚表示,学习醒狮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学生们都只是机械式地模仿教练的动作,并没有自己的发挥,这都是很正常的学习过程,“要先学会怎么与‘狮子’相处,然后才能做到‘人狮合一’。”
另辟蹊径:
醒狮“混搭”舞蹈获金奖
对于黄华欢而言,醒狮是长久以来的兴趣爱好,小时候就曾拜师学习醒狮,从事教育以后,他便致力于把醒狮这项传统文化在校园内推广开来。2002年,他在当时的斗门三职校(现为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斗门校区)把醒狮作为选修课引入校园,后来又成立了龙狮武术社,每年都培养出几十位身怀醒狮功夫的学生。
不过,黄华欢认为,如果还是按照普通方式推广醒狮技艺,能对醒狮产生兴趣的人依然只是少数,这项传统文化恐怕仍难以为继。每每观看龙狮武术社训练的时候,黄华欢便想起醒狮文化的传承延续问题。偶然中,他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除了在提升整个社团醒狮技艺,打造醒狮精品节目上下功夫外,是否可以通过舞蹈这种大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对醒狮文化进行创新?
事不宜迟,黄华欢马上找了学校艺术团的指导老师一起商量,最终确定以醒狮的学习过程为主题,创作一个把醒狮和舞蹈相融合的新节目。今年1月10日,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在斗门体育馆广场上举办了“魅力理工,职教先锋”文艺晚会,这个名为《师徒》的新节目登上舞台,18位龙狮武术社的成员“摇身一变”,成了舞蹈演员。他们在舞台上展现了一个徒弟拜师学艺,潜心钻研醒狮技艺,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黄华欢表示,这个舞蹈最大的亮点在于故事情节有明显跌宕起伏,“节目刚开始没多久,就有一个‘徒弟’从高处摔下来的情节,看到这里,许多观众都会紧张地叫出声来,以为真的失手了,实际上这里表现的是在学习醒狮过程中,经历困难失败的真实过程。”
据黄华欢介绍,参与这个节目演出的18位龙狮武术社成员全部都没有舞蹈功底,让他们从醒狮学徒转换角色,变成舞蹈演员,其实并没有想象中困难,“大多数动作还是醒狮的基本动作,但我们在其中增加了一些舞蹈所需要的柔美感和更强的表现力。”从创作到节目出炉,学生们仅排练了一个多月,但《师徒》已经在去年的珠海市第25届青少儿艺术会中获得过舞蹈类金奖。
除了“舞蹈型创新”之外,黄华欢还提出了一个概念——“普及型创新”。“人人都以为,醒狮很艰深,没学过的人根本不敢轻易拿起狮头,我就要改变这种想法。试问如果连狮头都没有触摸过,又谈何对醒狮产生兴趣?”黄华欢创作的另外一个醒狮节目名叫《醒狮也疯狂》,配上充满动感的流行音乐,把狮头、狮身放到观众中间,让男女老少都能近距离地触摸醒狮道具,甚至可以钻进狮头,试着随节拍舞动,“无论舞成什么样子,首先要让人们有机会零距离接触醒狮。”
意外之喜:
学生更懂得尊师重道
醒狮在许多人眼中也许是一项略显“老派”的活动,印象当中,一直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爱好者在努力“坚持传统”。而让陈柏坚和黄华欢感到欣慰的是,这群龙狮武术社的年轻人都对学习醒狮兴趣盎然,每到社团活动时间,大家都准时到场训练,并且逐渐舞得有板有眼。
同时,陈柏坚和黄华欢收获的意外之喜,是这群新生代的醒狮爱好者不仅在学习醒狮的过程当中掌握了传统技艺,而且也潜移默化地懂得了尊师重道。
俗话说,未学武,先学礼。陈柏坚每次上课时,第一件事就是与徒弟们相互抱拳敬礼,“练武之人必须具备武德,最基本的敬礼、称呼都要养成习惯。”黄华欢也经常带领社团到外地交流,并让社团参与一些公益性的表演活动,“要让学生开阔眼界,而且要养成练武之人应该要有的仁义气质。”
从2002年正式在校园引入醒狮至今,从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并已身怀醒狮功夫的学生有近千人。黄华欢表示,这些学生当中,有人已经开办了武术馆,也有人进入企业工作后,又在企业里创办了活动小组,召集同样爱好醒狮的同事加入,一同切磋。无论多与少,醒狮这项传统文化都正在年轻一代的群体中逐渐渗透蔓延,而且这群年轻人不仅仅只是认为醒狮需要有人继承衣钵,而是发自内心地喜欢着这项传统文化。